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為中國經濟發展蓄積了新動能

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為中國經濟發展蓄積了新動能

【導讀】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為中國經濟發展蓄積了新動能,是保持“中高速”的新動力,也是邁向“中高端”的新途徑,是創新產業組織的新方式。

在2015年春夏更替的60多天里,《經濟日報》8路記者在科技部的支持下,分赴北京、深圳、上海、杭州、武漢、西安、成都等地,在高新區、孵化器、創新小鎮、創客空間、技術市場等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平臺中深入採訪逾百人,用8個版面,客觀描摹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時代圖景。

帶着從一線採擷的真實信息和收集的共性問題,《經濟日報》記者近日對話全國政協副主席、科技部部長萬鋼。

記者:我們在採訪中發現,創新創業者的需求更加多元,並非單一地需要辦公室、廠房等硬設施,更需要融資扶持等諸多“看不見”的軟服務。您怎麼看這一問題?

萬鋼:《經濟日報》此次對創新創業平台的深度調研採訪,契合了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時代大勢,很有意義。這些不同類型的平台是當下創新創業最為活躍的地方,不斷涌現着新業態、新現象,集中呈現了創新創業發展的新趨勢。

現階段的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不同于上世紀80年代的個體經營浪潮。現在的創業者的多元需求正體現了當下創新創業的新特點,那就是——創業主體從“小眾”到“大眾”,越來越多的草根群體投身創業;創業活動從內部組織到開放集聚,創新創業不再是單槍匹馬,而是互幫互助;創業理念從技術供給到需求導向,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創新創業的出發點;創業服務從政府為主到市場發力,涌現出一批市場化的新型孵化機構。

創新創業者之所以更多地需要“軟服務”,是因為互聯網、大數據、開源軟硬件、3D打印等新技術的出現,讓他們可以更加方便地將創意和想法形象化,並快速轉化為現實產品,不再過多地依賴硬件基礎設施。

同時,伴隨着科技創新和體制改革的推進,我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走在世界前列,互聯網企業提供了電子商務、社交網絡、O2O等創新平台,從而帶動以互聯網應用為核心的創新創業應運而生並迅速崛起。

以當代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新創業群體,具備紮實的科學基礎、網絡技術和開放視野,可以輕鬆、快捷地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,社會大眾需要什麼,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奇思妙想和創新創意,繼而可以“輕資產”地從事更多科技含量高的創新創業。

記者:創業服務的一個特點,就是從政府為主到市場發力。我們看到,很多創新創業平台即便是政府主管,也都採用市場化的運行方式。在支持“雙創”過程中,政府和市場的力量如何協調共進?

萬鋼:這個問題很關鍵。

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市場行為,需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。同時,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也是一個改革,能夠促進社會縱向流動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,為中國經濟發展蓄積新動能,因此,需要政府職能的轉變,需要科技體制改革、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去保障。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這種雙重屬性,決定了必須依靠政府和市場力量的協同。政府應加強對大眾創新創業宏觀引導、保障公共服務產品供給和通過市場監管等,營造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。凡是市場機制有效的領域,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創新創業資源的決定性作用,避免直接干預創新創業活動。在市場機制失靈的階段和領域,政府要着力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,保障創新創業合法權益和競爭秩序。

政府的力量要和市場之力協調,就必須將着力點放在公共服務、引導示範上。比如,要支持公共技術平台建設,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和服務機構建設,促進社會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開放共享,加強電子商務基礎建設等;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為創業企業工商註冊提供便利,對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的房租、寬帶接入費用和公共軟件等給予適當財政補貼;要鼓勵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創業,加快推進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使用、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,完善科技人員創業股權激勵機制,推進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,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場所、公共服務和資金支持;要加強創業導師隊伍的建設,為初創群體提供市場導引、技術支撐、社會交流和融資知識傳播等服務;要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,探索建立中央帶動地方、財政資金引導民間資金的聯動機制,輔以政策激勵,引導社會資本集聚並投向創新創業;還要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,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,規範和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,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;圍繞創客群體,形成眾創、眾包和眾籌的創新創業的生態與服務體系,有利於降低創業的門檻,提高創新創業的效率。

記者:各級政府在支持創新創業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。但我們在採訪中發現,不少創業者並不完全知曉自己能夠享受到哪些支持和優惠政策。請您簡單宣講一下。

萬鋼:正因為看到這一點,所以國家在這方面作了不少部署。

今年3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》,全面部署推進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工作,其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加強政策集成。《意見》提出要總結推廣創客空間、創業咖啡、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,充分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科技企業孵化器、小企業創業基地、大學科技園和高校、科研院所的有利條件,發揮行業領軍企業、創業投資機構、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主力軍作用,構建一批低成本、便利化、全要素、開放式的眾創空間。發揮政策集成和協同效應,實現創新與